快捷搜索:  as

东西问丨班班多杰:三大语系佛教为何能在中国交相辉映?


 

  亚星官网 中国佛教是一个大家庭,三大语系佛教流传时间有先后之别,但均为中国佛教组成部分。1998年,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纪念佛教创立两千年大会上说,在当今世界上,三大语系佛教俱全,圆融无碍,团结一体的,只有中国才有,这就是“中国佛教”。

  中国三大语系佛教从何而来?各自有何特征?为什么能在中国和谐共存、交相辉映?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、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班班多杰,近日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,解读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历程、理论基础和实践发展。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  记者: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、南传佛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

  班班多杰:中国佛教是流传、发展、形成在中国境内的各种佛教系统的总称。按历史顺序划分,有各个朝代和时期的佛教;按地理区域划分,有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佛教;按教义语言系统划分,有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。

  约公元前1世纪,源自古印度的佛教先后传入中国的古西域(今新疆)及中原地区。在其流播的过程中,与汉地固有传统思想,包括儒家、道家、玄学家思想和民俗观念等,相互接触、击撞、融合,不断改造、变化、发展,从而化成独具特质的新学说、新体系,即汉传佛教。

  中国汉传佛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。一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,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;二是隋唐阶段,是中国汉传佛教的鼎盛时期,其思想义理体系最为繁荣,主要标志是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天台宗、华严宗、禅宗等宗派;三是宋元明清阶段,佛教与中国汉地传统文化逐渐融合,同时佛教哲学被吸收于宋明理学之中,与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等相会通。汉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,逐步形成经论律三藏体系,编纂集成了汉文大藏经,其中既有译自印度佛教的经、论典籍,又有汉地高僧大德的重要著述。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