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困难门诊走红,孩子成绩差需要去看吗?
学习状态不好、写作业拖沓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……河南省儿童医院学习困难诊室日接诊近50例
学习困难门诊走红,孩子成绩差需要去看吗?
阅读提示
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神经发育、情绪、精神心理障碍、文化和环境因素等。治疗学习困难,首先要寻找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、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,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指导。
“我家孩子什么都好,就是学习不好,一说起上学就浑身不舒服”“做作业拖拖拉拉,做事心不在焉,有时一分钟只能写5个字,写出来的笔画也都是乱的”……今年6月起,随着高考中考和暑假陆续到来,河南省儿童医院保健科学习困难门诊外,日常围满了前来就诊的孩子和家长。他们手中拿着厚厚的诊断资料,在候诊室外来回踱步。
近两年,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备受关注,有的家长甚至把学习困难门诊视为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“灵丹妙药”。学习困难是病吗?学习困难门诊能解决哪些问题?
多动症是学习困难的常见原因
“上课老是开小差,一学期下来,课本依然是崭新的。”6月5日上午9点左右,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保健科学习困难诊室,四年级学生小凯的父母正在回答医生的问题。小凯母亲称,进入三年级后小凯的成绩逐渐下降,四年级后就跟不上课了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能求助医生。
小凯也很苦恼。他告诉医生,自己也想好好听课,但是无论怎样努力,总是控制不住地走神。经过注意力测试,小凯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俗称多动症。
“小凯的案例很有代表性。”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、接诊医生方拴锋解释,在门诊中,学习困难的发生率约20%,男生比女生数量多一些,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更加明显。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动症,占比达到60%以上。
“一、二年级题目简单,小凯智力很好,即使上课走神也能跟上,但是随着学业增加,多动症带来的注意力不集中,导致学习困难逐渐明显。”方拴锋说。
当天,方拴锋接诊了近50个病例,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。“学习状态不好”“成绩不良”“写作业拖拉”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”等,几乎是家长们共同的主诉问题。
短期学习成绩差不能作为评判依据
通常,学习困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广义的学习困难被称为“普遍性学习困难”,包括智力发育障碍及学习成绩低下的有关问题。狭义的学习困难被称为“特定学习障碍”,主要包括阅读受损、书写表达受损和数学受损等。
方拴锋介绍,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神经发育、情绪、精神心理障碍、文化和环境因素等。
“不过,短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能作为学习困难的评判依据。”方拴锋说,如果很长一段时间,孩子学习状态不好,对知识的接受速度明显慢于同龄孩子,而且即便调整学习计划、改变学习方式也没有改善,才考虑存在学习困难的可能。
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主任段桂琴看来,学习困难并非特定疾病,当前学习困难门诊的设立,主要在于帮助家长和孩子形成正确认知,便于医生提供更为系统的诊疗方案。
段桂琴认为,治疗学习困难,首先要寻找成因、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,针对注意缺陷、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等,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指导。
在段桂琴接诊的案例中,15岁的小敏令其印象深刻。翻开小敏的病历本,上面写着“学习数学困难7年,数学考试得分是个位数”。成绩不理想、过度不自信以及家长的高期待,一度让小敏陷入焦虑抑郁,产生厌学情绪。
“小敏的情况是发育性学习障碍中的数学受损,也就是数学学习障碍,与大脑发育有关,并非努力就能有明显改变。”段桂琴表示,应鼓励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,但家长要适当降低要求,帮助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,发挥孩子长处。
破解学习困难需关注日常教育
“在门诊中,有些被家长认为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,实际没有问题,他们只是受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不合适的学习环境影响,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。”段桂琴举例说,有的是家庭给孩子安排的学习负担太重,孩子没有运动和玩耍时间;有的是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简单粗暴,导致孩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;还有的是学校突然更换任课老师,孩子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,并由此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学习困难门诊就诊的孩子中,约1/3存在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,如“学校适应障碍”“焦虑抑郁”等。“这种情况下,要针对孩子的情绪问题进行综合治疗,例如,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,学会和孩子沟通,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舒心的学习环境,帮助孩子发挥出潜能。”段桂琴说。
“其实,门诊也不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的学习困难问题,而是需要多方协作,这需要一个过程。”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训练师贾蕾经手的病例中,因多动症导致的病症,对症服药两三个月后改善效果明显,而阅读障碍等学习技能障碍病症,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有所改善。
“家长和老师与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,不如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。”在贾蕾看来,学习成绩只是外在表征,而学习能力是否存在障碍才是门诊关注的重点。
河南省儿童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叶蓓同样认为,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很重要。“医院诊疗能提供的帮助有限,破解学习困难这一难题,还是要着眼于细微的日常教育。和睦的家庭关系、轻松的家庭氛围、良好的教育方式是治疗的重要环节,也是真正的药方。”(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葛慧君)